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澳洲克西阿斯科山




海岸線長 20,100 多公裡, 澳洲大陸部分地勢低平, 平均海拔 350 米, 僅澳洲邊緣有山地。 澳洲東部為山脈, 台地河谷地相接的下場的帶,這裡有澳洲全國最高點, 澳洲有海拔為 2, 228 米的克西阿斯科山,澳洲的中部平原海拔在 200 米以下 , 北艾爾湖面為 -16 米 , 為澳洲全國最低點 . 澳洲的西部高原多為沙漠和半沙漠 . 墨累河為境內最長的河流 , 長達 3,490 公裡 , 以北艾爾湖為中心的大盆地有些間歇性的內陸河流 . 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和亞熱帶氣候 . 澳洲年降水量為 250 –2,000 毫米 . 澳洲礦物質源豐富 . 澳洲的鐵 , 鋁 , 鈾等的貯量位居世界各國前列 . 地下水資源豐富 . 澳洲以特有的袋鼠 , 樹熊等珍貴動物聞名世界 .

以色列提貝里亞斯(Tiberias)

提貝里亞斯市位於加利利海西岸,西元六世紀,在它的全盛時期,拜占庭帝國的皇帝賈斯提尼安在城市周圍築了一道牆:這道牆攀上城市西側的陡坡,同時把最高峰貝瑞尼斯山納入。在這座城市之中,有一處於1990年至1993年間挖掘出土的拜占庭式教堂-錨錠教堂(The Anchor Church)的遺址,以及稀有罕見的宗教物件。這座教堂位於城牆內,可以一覽加利利海、海岸及遠山的壯闊景致。

教堂面積有48×28平方公尺,包括一個中庭、一個長方形搭配三個半圓形的教堂,在教堂周圍有許多房間。教堂的牆壁是由外塗白色熟石膏的方形玄武岩磚砌成,地板則鋪上多種顏色的馬賽克。

中庭非常寬敞四周被倚方墩而築的迴廊環繞,地面鋪上黑白相間的馬賽克。中庭下方有一個大型蓄水槽;蓄水槽的天花板由一組拱支撐。雨水從教堂屋頂、中庭經由渠道匯入蓄水槽。

在教堂的禱告廳,有兩排圓柱支撐屋頂。兩排半圓形的石椅沿著位於東牆的半圓形而設。教堂的地板一部分鋪上各種顏色的馬賽克,拼出葡萄、石榴、鳥禽等形狀,一部分用大理石鋪成幾何圖案。

在講台底下,人們發現了聖壇的基座;在基座底下,有一塊覆蓋凹坑的大理石板,凹坑內有一塊巨大的、悉心製作的玄武岩,長五十五公分、寬卅五公分、高十一公分。玄武岩的下端,有一個粗糙的圓錐形,顯示它原先是要被插入地面。這塊石頭中央,有一個雙圓椎形的鑽孔;顯而易見的,它是一種錨,一種在加利利海航行的船隻使用的錨的縮小版。它被放置在教堂,受到重視,可能與耶穌在湖這一岸的活動有關。

中庭和教堂四周環繞著無數的房間;房間地板鋪上馬賽克。它們必定是看守教堂、照料無數訪客的神職人員的居所。

教堂在西元七四九年的地震中損毀。它進行了小規模的修繕,並西納一些伊斯蘭風格的建築特色,例如尖拱,以及支撐尖拱的一對對圓柱。這座教堂只做了一些小改變,在回教徒統治期間,仍然繼續使用,乃極不尋常的現象。十字軍在教堂外加設扶壁,強化結構,並在教堂正面,建造了一座鐘塔。

一一七八年,回教徒征服提貝里亞斯,徹底摧毀教堂。在進行挖掘出土之前,從地表即可見教堂的遺蹟,而且多虧遺址距離提貝里亞斯市有一段路,又難以接近,所以保存得相當完好。

巴西-耶穌山耶穌基督像





里約熱內盧救世基督像(葡萄牙語:Cristo Redentor)是一座裝飾藝術風格的大型耶穌基督雕像,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是該市的標誌,也是世界最聞名的紀念雕塑之一。
基督像落成於1931年,總高38米,站立在里約熱內盧國家森林公園中高710米的科科瓦多(Corcovado)山頂,俯瞰著整個里約熱內盧市,他張開雙臂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是巴西人民熱情接納和寬闊胸懷的象徵。
在科科瓦多山上建造一座雕像的想法始於1850年代中期,那時一個天主教主教佩德羅·瑪麗亞·博斯請求巴西帝國的伊莎貝爾公主籌措資金建造一座大型的宗教紀念物。伊莎貝爾公主對這個主意不是很在意,而當巴西在1889年成為共和國後,這個設想完全被政府否定,因為當時的法律強制規定必須政教分離。
第二次“在山上建立一個地標”的提議是里約熱內盧大主教在1921年提出的。大主教組織了一個叫做“紀念像週”(Semana do Monumento)的活動來吸引捐款,捐款者主要是巴西的天主教徒。基督雕像的設計要求包括:須代表基督教的十字架,有一座手持地球的耶穌基督像和一個像征世界的基座。最後選擇了“救世基督展開雙臂”為設計外型。
這座紀念雕像由法國紀念碑雕刻家保羅·蘭多斯基設計,當地的工程師海托·達·席爾瓦·科斯卡監督建設。一組工程師和技師團研究了蘭多斯基的設計方案,並決定以鋼筋混凝土代替鋼材,以便更適合十字架形狀的雕像。科斯卡和蘭多斯基決定以滑石作為雕像的外層材料,因為它有柔韌性高的特點,而且能夠抵抗惡劣的天氣。里約熱內盧還特意建造了科科瓦多山的上山鐵路,以便將打造雕像所需的大塊石料運到山頂。
1931年10月12日在科科瓦多山上舉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禮,巴西總統瓦加斯為塑像剪彩,這一天是巴西主保聖人聖母Aparecida的紀念日——聖母顯靈日(又稱守護神節)。落成典禮的一大亮點是照明系統的啟動,原本計劃是由意大利發明家馬可尼從他在那不勒斯的遊船上,通過他發明的無線電啟動開關,但是由於當天天氣狀況惡劣,信號強度受到影響,最終不得不改由科科瓦多山上的工作人員手工開啟。
2006年10月12日,在塑像落成75週年慶典上,里約熱內盧的樞机大主教歐瑟比歐·奧斯卡·舍伊德[4]在塑像下為聖母顯靈日做禮拜,這使得這座基督像成為朝聖聖地,從此以後天主教徒可以在塑像前接受洗禮和宣布結婚。

剛果民主共和國 -維拉岡國家公園Virunga National Park




基本資料

  今日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維拉岡國家公園(Virunga National Park),即昔日的薩伊艾伯特國家公園(Albert National Park,Zaire),成立於殖民時代,當時剛果是比利時的殖民地。二十世紀初,美國博物學家卡爾‧阿克雷在這裡的研究發現,大猩猩有可能面臨絕種,應該受到更嚴密的保護。因此,他建議當時比利時的國王艾伯特,為了保護與研究這種與人類很接近的動物大猩猩(gorila),在比屬剛果境內設立大猩猩的保護區,於是在1925年成立了維拉岡國家公園,1929年正式啟用,不僅專供大猩猩的科學研究,也是非洲第一座國家公園。

  這座公園裡擁有多樣的地理環境,包括沼澤地、乾草原、海拔五千公尺以上的魯文佐裏山(Rwenzori)雪原、熔岩平原、火山斜坡上的稀樹大草原等,多樣的棲地環境,吸引了相當多種類的動植物在此棲息、覓食和過境,包括許多大型的哺乳類動物,西伯利亞候鳥在此過冬。園區內可發現著名的山地大猩猩(mountain gorillas)的蹤跡,大約2萬頭的河馬生活在河流地帶。

  園區內的地理環境、棲地生態和生物種類的多樣性與特殊性,促使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在1979年將維拉岡國家公園列入名單。但受到盜獵、採礦、戰爭災禍(1994年大批盧安達難民湧入園區內)、當地人口增加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園區內生態環境和物種生存遭威脅的危急情況,特別是國際知名已久、血緣與人類相近的大猩猩,受到聯合國及多個國際保育團體的重視,因此,1994年維拉岡國家公園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單,更積極地進行保護計畫。

自然資源

1. 起伏劇烈的火山區 豐富多樣的地理景觀

  公園位於維拉岡火山區,東部有艾伯特和愛德華兩大湖水域,園區內地勢起伏明顯,最低點798公尺在公園北部,最高點 5,119公尺在魯文佐裏(Rwenzori)山區,各地降雨量差異大,從500到3,000毫釐之距,這兩者造就了豐富的地理環境,有多個湖域出現在不同的緯度地區,還有沼澤三角洲、泥炭沼、火山斜坡上的稀樹大草原、熔岩平原、低緯的赤道森林、高緯度的冰河宇雪原,海拔5千公尺以上的魯文佐裏(Rwenzori)山峰甚至有終年不融的積雪覆蓋著。

2. 維拉岡火山區最有魅力的動物-山地大猩猩(mountain gorillas)

  在人類研究大猩猩的過程中,直到1847年,根據在加彭所發掘的頭骨,才證實大猩猩與黑猩猩分別為兩種不同的物種。公元前五世紀,羅馬探險家首次發現大猩猩的蹤跡,並記載在西方文明的文獻之中。

  大猩猩主要分為三種亞種,分別生活在非洲不同的地區;包括西部低地大猩猩(western lowland gorillas)、東部低地大猩猩(easter lowland gorillas)及山地大猩猩。根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的資料,大約有111,500隻猩猩,棲息在奈及利亞東南部、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及中非共和國等地。而每年單單在剛果地區,就有超過500隻猩猩被屠殺,約二分之一的猩猩寶寶在滿一歲前死亡。

  山地大猩猩是維拉岡國家公園的動物明星,2004年是中國的猴年,對山地大猩猩來說有個好消息是,在整個維拉岡火山的山地大猩猩,從1989年的324隻,到2003年的普查結果有380隻,總數量增加17%,顯示出幾十年來保育計畫的積極成果。

  僅次於黑猩猩,大猩猩是與人類血源第二相似的物種,遺傳物質DNA之相似度達97.7%。大猩猩為四足動物,牠們靠四肢行走。腳底平放在地面上,手指關節可彎曲並著地行走。所有大猩猩鼻子的形狀都是獨一無二的,在WWF的網站上,我們可以看到大猩猩鼻子的印記,顯得很可愛。非常聰明卻不幸瀕臨絕種的大猩猩,深深地吸引著我們憐愛的目光!

3. 大型哺乳動物的美麗家園

  維拉岡火山區位於熱帶地區,最大特點是大型哺乳動物非常豐富,特別是有大量的熱帶稀樹草原動物群,我們時常可以在有關非洲自然生態的節目中,看到此處動物生活的精采畫面。絕大多數動物集中在園區內的河湖水域,這裡也是非洲少數幾處有大型哺乳動物聚集生活的地方,有河馬、大象、羚羊、獅子等等、鵜鶘,還有來自西伯利亞到此過冬的鳥類等等,牠們彼此依存,構成奇妙而完整的生態系,例如,河馬是維繫河川、湖泊與鄰近草原生態平衡的重要功臣,因為河馬的排泄物可餵飽愛德華湖的魚群,也讓傍湖而居的2萬多人得以靠捕魚為生。



位置:
   維拉岡國家公園位於中部非洲的剛果民主共和國(薩伊)的東北方,位於Goma(戈馬)與愛德華湖(Lake Edward)愛伯特湖(Lake Albert)之間的三角地帶,東方與烏干達和盧安達兩國相鄰。




成立時間:
  在殖民時代1925年,比屬剛果成立艾伯特國家公園(Albert National Park),1969年正式更名維拉岡公園(Virunga National Park),1979年列入世界遺產名單,但在1994年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單。





面積:
  維拉岡公園面積共79萬公頃。




特色:
  維拉岡國家公園有多樣化的地理環境和生物棲地,是非洲少數幾出有大型哺乳類動物棲息的地方,特別是有名的山地大猩猩(mountain gorillas)。二十世紀初,美國博物學家卡爾‧阿克雷發現,大猩猩有可能面臨絕種,應該受到更嚴密的保護。於是,他建議當時的比利時國王艾伯特,在比屬剛果境內設立專區,以保護與研究大猩猩。因此維拉岡公園不僅是非洲第一座國家公園,且是專為當時的科學研究而成立,從此有許多相關保育與研究大猩猩的計畫在此展開。

安大略省-多倫多


檢視較大的地圖



多倫多(Toronto),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北美第五大城市。多倫多也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省會。多倫多市人口248萬(2003年加拿大普查估計值),大多倫多地區人口560萬(2003年)。大約1/3的加拿大人居住在距離多倫多兩小時車程的郊區。加拿大大約六分之一的就業機會就在多倫多市。
1970年代時,多倫多還排在蒙特利爾之後,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但由於後來的快速增長和市區的合併,到2000年,多倫多的人口已經是蒙特利爾的兩倍了。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魁北克的分離運動,導致大量說英語的蒙特利爾人遷居到多倫多;另外一個原因是大部分新移民均選擇多倫多作為最初的落腳地。
多倫多當地的華僑及華裔人口多達40萬,相當於加拿大全國約百分之一的人口。



地理:
 位於安大略湖北岸的多倫多,是加拿大主要運輸、通運及金融中心。




氣候:
 地處於安大略省湖畔的多倫多,濕度相當高,夏季濕熱,但至夏末時,只要太陽一下山,氣溫即急劇下降,不趕緊穿上保暖衣物,可能有感冒之虞。冬天時即濕又冷,千萬要備齊防寒用具。
多倫多的經緯度 西經 79.25 北緯 43.42